大晨科技聚集天下资讯,分析各类科技资讯,让你在浏览中快速找到自己需要!
当前位置:主页 > 实时快讯 > 正文

你好!我来自1997|香港青年余威:做深山里的“新农人”

来源: 我苏网 时间: 2022-07-11 03:42:56阅读: 分类: 实时快讯

你好!我来自1997|香港青年余威:做深山里的“新农人”

【编者按】

他们,出生于1997,恰逢盛世,与香港特区同岁;他们,成长于1997,经历巨变,与时代同步伐;他们,发展于1997,怀揣理想,与祖国同心跳。廿五年过去,他们身上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躬身前行,服务祖国建设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网策划推出《你好!我来自1997》系列融媒体报道,用真实的镜头和细腻的笔触展现青年人鲜活的成长故事和精彩的奋斗经历,深刻记录他们与祖国同心共进、追逐美好未来的赤诚梦想。

你好!我来自1997|香港青年余威:做深山里的“新农人”

6月的广东绵延多雨。记者从肇庆怀集县城出发,盘旋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抵达海拔1000米处的新岗林场高山青茶园,这里就是余威工作生活的地方。

你好!我来自1997|香港青年余威:做深山里的“新农人”

山中的天气多变,一会暴雨如柱,一会又拨云见日。这样的天气,对于来到深山八年的香港青年余威来说已经见怪不怪。接上记者之后,他娴熟地开着车在山中穿行,“假如遇上山石塌方或是泥石流就麻烦了。小树倒下来还能压过去,大树倒下来拦在路中央就过不去了”。余威一边娴熟地扶住方向盘,一边眼神向两边的后视镜观察。

你好!我来自1997|香港青年余威:做深山里的“新农人”

放弃香港公职 选择来内地创业

1986年,余威出生在香港,他至今还记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那晚,上小学四年级的他和家人一起拥坐在沙发上,看着五星红旗在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升起的那一幕,小小的心里也莫名涌动着激动和自豪感。

自此,在余威心中便种下了家国情怀的种子。2006年加拿大留学毕业后,他考入广州暨南大学读本科,积极融入内地文化的交流与学习。

“那时我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业余时间,我们香港学生就和内地学生一起打篮球、合作节目,在广州的大街小巷穿梭,当时就觉得两地的文化没什么差别,我也非常能融入当地的生活。”

2014年,余威拿到了香港廉政公署(ICAC)的录用通知书,即将成为一名正式的公职人员。拿到入职通知书的那一天,他的父亲给他出了一道选择题:“你是想要选择一份去内地打拼的事业,还是一份香港稳定的工作?”

原来,余威的父亲早在1993年就在广东肇庆怀集县投资了一片700亩的茶园。此时,父亲更希望儿子能接手自己手中的事业,开辟出一片人生新天地。

你好!我来自1997|香港青年余威:做深山里的“新农人”

余威和父亲

“农业是个辛苦活,重生产、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对心理、身体都是考验,但是内地的农业发展大有可为,如果你愿意接受这个挑战,你可以去!”。父亲看着他:“你自己仔细想好。”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余威在父亲给的两天期限里,只用了两小时,就作出了选择:放弃香港廉政公署的“铁饭碗”,接受挑战去内地,接过父亲手里状况未知的茶园。

你好!我来自1997|香港青年余威:做深山里的“新农人”

左二为余威

“看到有发展、有愿景的事业,我想我更应该去尝试。因为做事业,将会给我带来成就感、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回到我熟悉和喜欢的内地去工作、去生活。”

走进深山 面对困难 他不曾放弃

距离香港200多公里的广东大稠顶自然保护区,位于肇庆市怀集县,最高海拔1626米,一年四季树木苍翠,云雾环绕,空气清新,为种植冻顶乌龙提供了绝好的自然条件。而余威的茶园就座落在保护区的新岗林场内。

你好!我来自1997|香港青年余威:做深山里的“新农人”

广东肇庆怀集新岗林场天井坑茶场

习惯了大城市的车马喧嚣,这里安静得像是另一个世界。茶场的电时断时续,手机信号忽有忽无,山上天气说变就变,甚至还会爆发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冲毁山路、毁坏茶场。

他花费两个多月时间,往返于茶场与村镇之间,争取到林场的支持,彻底解决了茶场的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问题;接下来的三年,每年他都与工人同吃同住在茶场数月,潜心钻研茶叶的种植、采摘、管护、发酵、制作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免责声明: 本网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 欢迎发送邮件至1063780331@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bxxjz.com/sskx/58689.html